着作目录 |
专书(含教材) 舒兆民、宋怡南、陈玉明、欧喜强(2020)。这个时候你怎么说?恋爱华语。台北:新学林出版社。 信世昌 主编,国立清华大学华语中心 编着(2020)。商用华语:一本设身处地式的商务华语教材。台北:五南书局。 曾金金、洪珑真、庄承翰、郭鋐濬、欧喜强、潘冠霖、简若玶(2019)。学华语向前走(教师手册)第五册至第七册。台北:侨务委员会。 舒兆民 主编,欧喜强、林沛莹、陈若桦、陈怡桦、许珀玮、刘珮君 编着(2013)。Fun玩华语123(上、下)。台北:正中书局。 期刊篇章 王政渝、欧喜强(2020)。来台国际交换生对短期华语课程之教材主题接受度探究──以台湾北部二校调查为例。东亚与东南亚地区之华语教学(汉语本体与教学实践),页97-111。台北:五南书局。ISBN:9789865221768。 欧喜强(2016)。浅谈《佛经》翻译──以「般若」之读音为例。国文天地。376期,页62-66。 欧喜强、周美慧(2014)。「你叫什么名字?」介绍名字的沟通策略初探。2014年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11-121。桃园:铭传大学。ISBN:9789866767647。 欧喜强(2012)。在冠军中文夏令营的注音符号与正体中文教学新体验。华文世界。109期,页113-119。 欧喜强(2011)。「交流活动二十天,学习华语见成效」日本国立木更津工业高等专业学校暨台湾国立联合大学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华语心得篇。台湾华语文教学。总第10期,页89-93。doi:10.7083/TCASL.201106.0089 会议论文 欧喜强(2021)。论华语语音结构中的韵尾成分/i/与/u/。第十三届世界华语文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壁报)。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21年7月。 欧喜强(2020)。在台国际学生之华语课堂学习幸福感量表编制。第19届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桃园:国立中央大学。2020年12月。 Hsu, L.-Y., Chiang, I-C. N., Ou, X.-Q. (2020).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s Contingency Pla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Experience of Full Onlin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he Open Education (OE) Global 2020 Conference. 欧喜强(2018)。多语别线上数码影音课程设计与混成式教学实施。第17届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花莲:国立东华大学。2018年12月。 王政渝、欧喜强(2018)。国际交换生对短期华语课程与教材主题之接受度探究。第十届亚太地区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屏东:垦丁福华饭店。2018年10月。 Ou, X.Q.-T (Invited Speakers). MOOCs and e-Learning at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n Taiwan: Developing an Online Platform for CSL/CFL Teachers and Learners. The 9th International e-learning Conference (IEC), Organized by Thailand Cyber University (TCU) Project, Bangkok, Thailand. 2018.07.19-20. 欧喜强(2017)。利用社群平台建立华语互动会话教室。第十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ICICE)。台北:张荣发基金会国际会议中心。2017年6月。 欧喜强(2016)。透过华语歌曲学习华语文第二文化的教学建议。对外华语人才培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精进与开拓。苗栗:国立联合大学。2016年3月。 王政渝、欧喜强(2016)。菲律宾侨校学习者语言背景探究─以一间侨校为例。2016年全球华语文教师与研究生论坛。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16年1月。 吴姵仪、欧喜强(2015)。以近百则华语实际沟通案例探究「跨文化沟通模式」之分类架构建置。第14届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壁报论文)。台东:国立台东大学。2015年12月。 Lun, J.-Q., Cheng, N.-M., Ou, X.-Q. (伦嘉琪、周乃溟、欧喜强). (2014). Chinese-in-Action! Prepare Youth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2014 ACTFL Annual Convention and World Languages Expo. San Antonio, Texas, November 21-23. 张富翔、欧喜强(2014)。现代汉语类词缀使用偏向调查──以「姐、妹」为例。第八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台北:淡江大学台北校园。2014年6月。 欧喜强、周美慧(2014)。「你叫什么名字?」介绍名字的沟通策略初探。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桃园:铭传大学。2014年3月。 简湘芸、欧喜强(2013)。多媒体数码教材应用于越南华语文教学之现况与展望。第12届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高雄:文藻外语大学。2013年12月。 许颂贤、欧喜强(2013)。佛经语汇入汉语词汇初探及认知关连度调查。2013年六校华语文研究生联合论坛。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学,2013年5月。 陈宥佃、欧喜强(2013)。汉字部件的重组与教学──以裹、里为例。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厦门:华侨大学。2013年1月。 舒兆民、欧喜强(2012)。传媒新兴词汇之产生与教学建议。第11届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12年12月。 黄明辉、欧喜强、陈毓凯、许珀玮(2012)。天外飞来的辐射。2012年中华民国物理教育联合会议(壁报发表)。高雄:陆军军官学校。2012年8月。
|
|